

在當今全球芯片短缺的情況下,許多企業都無法獲得足夠的芯片來滿足生產需求。許多廠商甚至因為缺少芯片而不得不選擇關閉工廠,暫停業務擴張。面對如此巨大的芯片缺口,許多半導體企業紛紛提高晶圓生產線的生產力度。相比于全球市場的芯片需求而言,仍不足以滿足其“大胃口”。
我國對于集成電路的消費需求比較大,每年要消耗數億個芯片。其中大部分芯片源自國外進口,國內芯片產能占比遠遠比不上進口額。根據一項網絡數據顯示,2020年,我國芯片產值為550億美元,進口芯片額卻可達3500億美元。實際上,在過去的幾年里,我國芯片進口額一直在3000億美元以上。在全球缺芯的大環境背景下,外部采購芯片的需求更是呈現出上漲趨勢。
目前,我國集成電路行業雖然正在加速發展,但想要完全做到自給自足還需要一定的時間。芯片行業是一個高度全球化的市場,想要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去實現芯片獨立,暫時還無法實現,我們能做的就是對產能和核心技術的把控。芯片生產過程中,80%以上的工序需要化學處理,每一種化學處理都需要高質量的超純水。超純水是一種可以去除原水中的離子、二氧化硅、有機物、細菌和微生物等雜質,以獲得完全純凈的水質,通常用于電子工業領域。超純水設備采用反滲透設備、電去離子(EDI)設備和拋光混床相結合的方式來制取超純水,是一種生產超純水的新工藝,其出水電阻率可達18 MΩ*cm(25℃),符合芯片生產用水需求,設備環保、經濟、發展潛力巨大,優勢明顯。